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中期研讨会顺利举办
CCEHD
发表时间:2019/10/22 10:34:00    最近修改时间:2019/11/7 17:03:56
摘要: 2019年10月20日,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CCEHD)年度课题中期研讨会在京师大厦9408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CCEHD2019年度中标课题进行中期讨论。各课题负责人,包括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凤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尤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周金燕副教授、徐慧副教授、李亚男老师、朱梦冰老师、硕士生王诗棋、硕士生滕小菲,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茹玉老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左雪静老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毛宇飞老师,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袁玉芝,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曹家瑞等出席研讨会。此外,中心联合主任李实教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主任杜智鑫以及各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出席并参与了课题研讨。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经济学

    20191020日,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CCEHD)年度课题中期研讨会在京师大厦9408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CCEHD2019年度中标课题进行中期讨论。各课题负责人,包括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凤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尤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周金燕副教授、徐慧副教授、李亚男老师、朱梦冰老师、硕士生王诗棋、硕士生滕小菲,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茹玉老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左雪静老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毛宇飞老师,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袁玉芝,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曹家瑞等出席研讨会。此外,中心联合主任李实教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主任杜智鑫以及各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出席并参与了课题研讨。

    研讨会由徐慧副教授主持。会议伊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中心主任杜智鑫做致辞,介绍了儿童发展中心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基金会对项目研究的肯定和支持,并希望好的研究结果能够作为政策制定和项目执行的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儿童发展的相关问题的解决,并诚挚邀请各位老师在国内外大型研讨会上进行成果分享。

    随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实教授进行致辞。李实教授首先对基金会对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其次提出儿童发展问题是当前人的发展问题的关键,特别是脱贫攻坚阶段,儿童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CCEHD致力于儿童发展的研究,推动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大家一起交流,相互分享,推动中国儿童发展的进一步研究。

    接下来,各课题负责人对其课题进展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和老师对各课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由内蒙古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杜凤莲教授对其课题“儿童照料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做了中期报告,该研究利用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分别考虑了家庭时间投入和物质投入对中小学生成绩的影响以及时间利用行为的代际传承。

   

    随后,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曹家瑞代表课题负责人张川川副教授就其课题“隔代照料与儿童发展”进行了中期报告。利用CFPS2010年至2018年的数据,研究了隔代照料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城乡和祖辈学历两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周金燕副教授报告了其研究“儿童照料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中期进展。在已有的对儿童发展的测量基础上,该课题重点分析了儿童非认知技能的概念和测量工具,并从成就维度、人际合作维度、情绪管理维度三个方面衡量了儿童的非认知技能。

    中国人民大学尤婧副教授就其课题“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互助对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态因果效应与机制研究”进行了中期报告。该研究基于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三年追踪随机控制实地实验和三重差分的方法,从静态政策效应和动态政策效果两个角度探讨了连片特困地区的村级扶贫互助金项目对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徐慧副教授就其课题“父母社会地位、教养方式以及子女认知能力”进行了中期汇报。该课题基于CFPS2010年数据,运用匹配的方法,重点关注了不同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以及不同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父母对子女陪伴随子女年龄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就其课题“儿童早期无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和认知发展”进行中期报告。研究发现低保政策能够显著提高10-15岁儿童的认知能力,对于弱势家庭效果更为明显,这种提升是通过改进母亲的精神状况和提高家庭的食品消费来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滕小菲代表课题负责人钱婧副教授就其课题“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与赋能——基于发展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进行分享。报告了当前中国和世界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并提出要重视老年人群的想法,实现其价值再创造。

    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就其课题“人口老龄化和收入不平等”进行了中期汇报。该研究利用CHIP2007CHIP2013数据,在已有文献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新的老龄化过程:出生、死亡、自然老化和人口流动,分析了不同年龄之间人口结构变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复旦大学左雪静老师就其课题“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kills and social behavior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lab-in-the-field experiments in rural china”进行了汇报。该研究对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两个中学的学生进行实地行为实验和调查,分析了环境对留守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偏好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留守与流动儿童偏好诧异以及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学生现场实验的研究”的进展情况。该研究利用四川省三个县十一个中学的四个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和实验数据,探讨了留守经历对儿童偏好行为选择的影响。

    清华大学茹玉老师就“我国城乡儿童发展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介绍,该研究利用2001-2017年全国及省级面板数据、CFPS2010-2016年的调查数据和小范围补充调研数据,研究了历年来城乡儿童学业表现、社交能力和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探究了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的传导路径,并对异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朱梦冰老师介绍了课题“生育政策、性别教育平等与性别工资差异”的进展情况。本课题基于CHIP2013数据,研究对象设定于1972-1986年出生的群体,并按照出生年份将研究对象划分为1972-1979年(对照组)和1980-1986年(处理组)两个相邻队列,利用政策实施的年份作为断点来评估政策效果考察了计划生育政策对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的影响。

    首都经贸大学毛宇飞老师就其课题“互联网应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中期汇报。该研究通过标准化题目测试儿童的认知能力,并结合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儿童上网娱乐对其认知能力的影响,并考虑到不同时间段上网对认知能力影响效应的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王诗棋代表课题负责人李汪洋老师对其课题“互联网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中期报告,本课题使用CFPS数据来分析我国儿童互联网应用及其影响,具体研究了儿童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以及互联网的使用对儿童认知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袁玉芝就其课题“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对教育供给的启示”进行了中期汇报。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识别和预测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总量、就业结构、收入分配和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的影响,并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革对教育供给存在的启示和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李亚男老师就其课题“Effect of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进行了中期汇报。该研究着眼于教育对精神健康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和义务教育对精神健康的作用。

    会议最后,李实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大家当前的成果表达了肯定与认可,并对大家对课题的研究和贡献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各位老师多投入到项目研究中来,争取得到更好的结果,进一步推动我国儿童发展领域的深入研究。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