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0-计算机使用、 生产率提升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含义
都阳; 贾朋; Park, Albert
发表时间:2017/12/11 21:01:13    最近修改时间:2017/12/11 21:14:55
摘要: 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扬和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计算机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日益普遍。 根据新近的城市劳动力调查资料,58%的城市在岗职工在工作中需要使用计算机。在控制了个人特征、人力资本水平和工作任务属性等因素,并考虑了不可观测的特征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后,我们发现使用计算机可以带来 12-15%的工资回报。使用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会带来生产率提升的基本判断。计算机使用与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结合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向以生产率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有助于应对加速出现的老龄化进程。
关键词:计算机使用; 工作任务; 生产率; 中国经济增长

作者:

都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研究员)

贾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副研究员)

Albert Park(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一、引言

劳动力市场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要素相对价格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日益明显的劳动力短缺, 不仅推动了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扬,也使得资本替代劳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选择,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的内容。

新技术的使用在微观层面受到了资本与劳动相对价格变化的引导,在宏观层面上也成为政策制定者关注的内容。 例如, 应对日益加速的老龄化以及中等收入阶段的诸多挑战,都要求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增长过程中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然而, 最近的一些研究却发现, 劳均产出的增长速度呈放缓的态势,以不变价格计算, 2005 至 2010 年中国的劳均 GDP 增长了59.8%, 而 2010 至 2015 年为 52.7%(都阳、贾朋, 2017)。虽然已经有很多讨论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解决中等收入阶段增长难题的终极之道(蔡昉, 2013) ,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枯竭(都阳、 王美艳, 2010) 、 劳动力再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下降(都阳, 2014) 的情况下, 通过哪些具体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已经成为摆在相关的政策制定者面前的核心命题。 然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目前却鲜见研究。

当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 蕴含在机器、 计算机、 工业机器人中的新技术, 与劳动的关系既可能是替代的,也可能是互补的(Acemoglu and Restrepo, 2016) 。 因此, 新技术的使用对就业的效果在技术引入和推广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差别,尤其是技能偏向型的技术在其出现的初期, 对劳动的往往替代较为明显, 并可能导致一定的就业损失2。不过, 无论在什么阶段, 新技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却较为明确。

在最近几十年,作为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代表, 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大量使用, 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非常普遍的情况。早在 1990 年代, Krueger(1993) 就已经使用住户层面的微观数据, 观察了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对美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结构的影响。Spitz-Oener(2008)使用西德在 1990 年代后期的数据,发现具有计算机技能的劳动者会由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更大的需求以及更高的边际生产率而获得更高的回报。类似的研究还见之于对同一时期英国(Borghans & ter Weel, 2004)和法国(Entorf and Kramarz, 1997) 等工业化国家的考察。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中国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在工作中的应用相对滞后。 但伴随着经济的成长以及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作为工作中使用的工具, 在中国也越来越普及。 尤其是近年来, 计算机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这种形势的变化, 使得我们考察计算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和工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说要素相对价格变迁是推动技术变化的重要动力。 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以及计算机价格的下降, 催生了计算机技术在近年来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我们以农民工的工资代表普通劳动力的价格, 并比较其与计算机价格的相对关系。 如果 2010 年农民工的工资指数和计算机出厂价格指数均为 100,那么, 2005 年两个指数分别为 59 和 115 ; 2016 年为 166 和 89。 也就是说计算机与劳动的相对价格从 2005 年的 1.95,下降到 2010 年的 1 和 2016 年的 0.54。

其次, 作为一项新兴科技, 计算机及其相关行业本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为中国未来劳动力日益短缺时代的生产率提升提供了良好机遇。过去十年中个人电脑的价格下降和品质提升,已经使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应用程度大幅提高。一旦计算机使用与劳动者的工作任务进一步融合,计算机质量及其附着的技术将成为生产率提升更直接的影响因素。 从以往的经验观察, 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呈指数增长(Moore, 1995) , 更重要的是, 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可以推想,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速的年代, 我们仍然有可能通过更多地使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 并依赖计算机技术的非线性增长, 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

第三, 如果计算机的使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中国将有可能发挥人力资本的队列优势,熨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机。 随着老年抚养比的上升, 筹集更多的养老资源有赖于年轻劳动力额外的生产率提升。 从中国人力资本分布的年龄结构看,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明显较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老龄人口有着更高的人力资本。 后文的分析将展示, 年轻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在计算机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 只要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应用能带来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就有可能在未来利用独特的人力资本队列优势化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因此, 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是否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带来了劳动者生产率的提升, 是本文将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 劳动者生产率的提升通过个人的工资回报得以体现。 因而,本文关注的焦点在于,在控制了传统的个人特征、人力资本以及决定劳动力需求的工作任务属性等因素以后,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是否仍然会带来正向的工资回报。

尽管计算机使用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已经有比较充分的研究,但对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验研究并不多见4。 究其原因, 除了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导致问题的显著性存在时滞以外,缺乏有关计算机使用的微观数据也是重要的原因。 本文将利用新近收集的两个微观数据库,从住户及企业层面分析计算机的使用和劳动力市场回报的关系, 为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经验证据。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