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拖垮中国经济? 学者提出质疑
财新网
发表时间:2016/8/6 17:11:46    最近修改时间:2016/8/6 17:11:46
摘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认为,目前劳动报酬持续提升是合理的,不能将企业致困归咎于劳动成本提升,更不应以降低工资作为中国经济脱困之道;当前企业负担过重是政府收益过高挤压所造成的。
关键词:人工成本; 中国经济
   【财新网】(记者 石睿 汪苏)近年来,企业劳动力成本较快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13年,中国劳动力报酬年均增长11.7%,超过同期GDP增长率约3%。经济下行艰难时期,劳动力成本过高并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说法流行。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是否真的过高?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是否是企业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引发社会热议。
 
  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下称课题组)发布《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课题报告》(下称《报告》),回应上述问题认为,目前劳动报酬持续提升合理,不能将企业致困归咎于劳动成本提升,更不应以降低工资作为中国经济脱困之道。
 
  《报告》进而认为,解决企业负担过重问题,不该拿工资“开刀”,矛头应指向过高的政府收益。
 
  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报告》表示,人工成本近年确实有较快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13年,中国劳动力报酬年均增长11.7%,超过同期GDP增长率约3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占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比重也从2011年的49%提升到2013年的51.1%。并且,从课题组对南京、重庆和洛阳的企业调研来看,企业开始出现劳动力成本增速显著高于企业利润增速的新情况。
 
  社会关注的制造业人工成本变化十分典型。前述三地典型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成本在2005-2010年间年均实际增长15.7%,小于同期工业企业年均利润率增长26.2%的水平;而在2010-2015年间,调研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实际年均增长幅度达到了6.9%,同期企业年均利润增长率则为-6.7%。
 
  与会的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司长聂生奎披露的官方数据趋势与课题组一致。
 
  据其披露,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人均人工成本水平从1.84万元增加到5.50万元,年均增长14.7%;同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从9.15万元/人增加到17.53万元/人,年均名义增长8.5%,低于上述人均人工成本水平的增长幅度。
 
  变化大致在2010年之后产生。从制造业人均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来看,2005年至2010年两者比值一直稳定在0.20左右,但2011年之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同期人工成本仍保持较快增长,导致两者比值逐步上升,2013年达到0.31。
 
  若从制造业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人事费用率)来看,2007-2011年人事费用率一直在5%以下波动,至2013年,数据上升到6.1%。
 
  聂生奎认为,2010年之前,制造业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总体适应,单位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对稳定,而近几年,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有所降低,“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罪魁祸首”?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宋晓梧、执行院长李实等课题组成员,并不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宋晓梧即认为,近年来人们感受到的劳动力成本“快速”抬升,很大程度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占比提升,这与产能调整和企业营业收入下降相关,不能简单归因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课题组表示,由于劳动力成本存在刚性,企业在产能消减和营业收入下降时,劳动力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在营业收入下降的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压力格外突出。这在钢铁、有色能源、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尤为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2013年营业收入下降的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比2007年有明显上升,劳动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涨幅高达近3个百分点。
 
  但数据显示,在2013年营业收入上升的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劳动力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甚至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了1个百分点;同时,企业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比2007年有所提升,而且企业的利息支出有所降低,盈利性也有所改善。“因此,对这类企业来说,就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劳动报酬持续提升是合理的”
 
  《报告》认为,目前为止,劳动报酬的持续提升是合理的。
 
  首先,课题组认为,近几年来劳动报酬的较快增长是相对的、短期的和补偿性的,且远未达到足以改变劳动报酬长期偏低的程度。
 
  《报告》表示,过去,中国经济总体上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附加值和低效率的发展道路,为了实现工业化,长期实行低工资和低福利政策,通过人为压低劳动报酬、人为压低消费来保证高投资率,由此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在过去37年间,人均GDP增长了约20倍,而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只增加了约13和14倍,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分别有30年和26年低于GDP增速。另外,2000年后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53.0%下降至2010年的48.5%;近两年虽然有所增长,但远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而且距离本世纪高点还有较大差距。
 
  并且,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逐年上涨以及社保缴费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职工名义工资的涨幅。
 
  客观因素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减少345万人,2013年则进一步缩水244万人;同时,劳动参与率从2005年的82.7%下降到2013年的78.8%。
 
  正是由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求人倍率)的快速增加。人社部对100个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监测显示,2010年以来企业求人倍率逐年上升;而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减少,也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迅速提升。2010-2014年间农民工月工资年均增长超过14%。
 
  此外,人力资本提升是劳动报酬增加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局数据,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8.1年,迅速上升到2010年的9.28年,并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的9.76年;同时,高中阶段升学率也从2009年的77.6%显著提高至2014年的90.2%。日益提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受教育质量,使得劳动者平均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市场化的劳动报酬日益提升。
 
  丧失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大担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竞争力。《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绝对优势有所下降,但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仍保持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
 
  课题组表示,从绝对劳动力成本看,中国劳动力成本绝对优势在下降。2000年至2012年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力成本增长了5倍,年均增速16.5%,同期美国、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小时劳动力成本年均增速分别为3%、2.9%和5%,巴西、墨西哥和菲律宾年均增速为8.2%、2.5%和6.4%。与印度、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绝对优势在缩小,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甚至已低于中国。
 
  但从相对优势看,中国劳动力成本仍有较大的比较优势。2013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生产率分别是泰国的1.71倍,是菲律宾的2.44倍,年均创造增加值是印度尼西亚的2.7倍,是巴基斯坦的6.5倍,是泰国的1.47倍,是越南的5.13倍,劳动力成本创利水平仍显著高于上述东南亚国家。
 
  《报告》总结,综合投入产出,“工资水平仍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政府收益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
 
  那么,针对目前经济下行、企业负担过重、生存艰难的情况。要改什么?
 
  “当前企业负担过重是政府收益过高挤压所造成的。”《报告》指出,“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由于政府所得过高(如各种税收、行政性收费和社会保险缴费),从而挤压了企业所得,由此使得企业有一种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错觉。”
 
  答案很鲜明——降税费。
 
  国家统计局大规模代表性企业数据显示,扣除原材料成本后,2015年各种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5.1%以上;课题组在南京、重庆和洛阳制造业的典型调查发现,企业税收和各种收费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甚至超过15.8%以上。
 
  而劳动力成本增量中,政府社保缴费过高是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的主要来源。社会保险缴费占企业劳动力成本的比例从2010年的14.8%上升到2014年的18.2%,2015年又历史性地升至19.4%。“在企业销售收入下降时,社会保险缴费占比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报告》并称,在企业所有劳动力成本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为职工代缴的住房租金,2014年和2015年增速分别达到19.0%和10.1%。
 
  根据企业调研数据,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主要被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获得,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内部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可以说,强制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得企业不得不支付高额的住房公积金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课题组认为。
 
  怎么办?
 
  课题组认为,当前必须积极落实企业“去产能、调结构”,但要守住充分就业底线,对于这个过程中的失业问题,政府要做好兜底,保证不由个人来完全承担这个代价。
 
  中期而言,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必须通过“减税费、调社保缴费、除住房公积金”,让企业负担明显降下来。“建议要取消显著增长而又带来分配不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针对许多人士提出的若降低缴费、社保池子资金不够问题,李实认为,随着降低“三公”经费带来的财政支出结构改变等调整,财政等方面仍有空间可挖掘。
 

来源:财新网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